李子柒归来爆火,意味着什么?
最近几天,要说视频平台的“流量收割机”,非时隔三年再度更新的李子柒莫属。
从11月12日到11月13日,李子柒连续“三更”,先后发布“大漆视频”“森林衣帽间”“蜀锦和绒花”三条内容。
视频很快走红,“李子柒回归”等词条也轮番登上微博热搜。截至11月15日,“大漆视频”在微博的观看量达1.4亿次,微博和B站的点赞量过百万,抖音点赞量更是高达734.2万,且几乎全平台都在涨粉。据统计,在发布前两条新视频后,一夜之间,李子柒仅在抖音、微博、快手三个平台上,就涨粉380多万。
微博上,“大漆视频”观看量达1.4亿次|图源:微博截图
三年了,为什么人们还是这么爱看李子柒?看李子柒的时候,到底在看什么?
看李子柒视频的人,究竟看的是什么
很多人看李子柒的视频,单纯是因为她的视频“好看”。
美好自然的生活环境,各种古老的非遗技术展示,有亲人、朋友、宠物相伴在侧,优质的拍摄和剪辑,不少网友表示看李子柒的视频“是一种享受”。
李子柒的视频画面十分自然优美|图源:李子柒视频截取
产业分析师张书乐也对壹读表示,李子柒的视频质量内容过硬,是她吸引这么多粉丝的原因之一。“她的视频用第三视角拍摄,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沉浸式体验。”张书乐说道。
此外,还有许多观众,与其说他们爱看李子柒的视频,不如说他们希望自己能拥有视频中李子柒的生活状态: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——很多时候人们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,过着有家人相伴,与自然亲密接触,可以慢慢做一件事的生活。在李子柒的视频评论区,也经常可以看到“想过博主这样的生活”等类似的评论。
图源:小红书李子柒视频评论区截图
怀念这样的乡土生活,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乡愁的情感。
在中文语境内,乡愁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过去的依恋。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沈湘平认为,“人们在情感与精神上对所由而来的旧有场域、状态有一种深深的依恋,大概就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乡愁了”。
英文中,nostalgia一词可被译为乡愁,也可被翻译成怀乡,这个词源于希腊文nostos(家乡)和algos(痛苦、憧憬),可以说西语中的乡愁其实是对“家乡”的眷恋。可见在不同文化中,在乡愁这方面人们还是有相似之处的。
至于在乡愁这个大概念之下,人们具体在怀念、向往什么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。或许是慢节奏的生活,或许是和谐的人际关系,或许就是单纯想回到家乡。
就社会人际关系而言,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樊欢欢对壹读解释道:“城市生活是比较角色性、符号性的交往,人们的内心是缺乏连接的,没有着落的,但乡土社会是全面的交往,你不只认识这个人,甚至可能认识他的上下三代人,相比之下现代社会的交往是片面的。”
不过,乡愁的产生也是有条件的。
沈湘平认为,乡愁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:阻隔、记忆、闲暇。
闲暇比较好理解,就是有空闲时间,忙得恨不得分身的时候,人们也无心思考家乡和远方了。
再说阻隔,这里的阻隔指的是时间间隔或空间间距,如果人们依然在原时原地,那也无谓乡愁。几十年前,多数人并没有多少机会体会到乡愁,人们一辈子都在家乡,且家乡的变化十分有限。但是随着社会发展,现如今许多人远离家乡,来到城市,同时自己的家乡可能也在飞速改变、发展,人们感受的不只物理距离,还有心理和时间距离。“可以说从城市开始兴起,人们就开始怀念乡土生活。”樊欢欢说。
没有记忆也无法产生乡愁,但值得一提的是,人们的记忆与真实情况往往大相径庭。人们会对过往的记忆内容进行美化,最终保留下来的与其说是记忆,不如说是一种美好的文化想象。
李子柒的视频,恰好只向观众展露出了乡土生活美好的一部分:有家人在身旁,关系和谐,想做的事顺利做成了,不担心各种经济问题……
而实际上,视频中“岁月静好,云淡风轻”的背后,可能是痛苦的经历。比如李子柒新发布的“大漆”视频,她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过敏反应,整个团队曾组队去医院打抗敏针,在第一次制作漆器到最后的打磨阶段时,发现强光之下漆面只有线条,没有显示图案,她打电话给指导师傅号啕大哭,最后重新打磨木板,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最后的步骤重复一遍。
作者:敏敏
编辑:陈燕妮